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医药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1-27 16: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告出品方:天风证券)
一、创新药链条——医保谈判趋向宽松

医保收支:2021年基本医保收入、支出分别为同比增长16%/14%
2021年,基本医保(含生育险)收入、支出分别为2.87万亿元/2.40万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6%/14%, 同比2019年增长18%/15%。
2021年职工医保(含生育险)收入19003.1亿元(+20.8%),主要由于2020年阶段性减征职工医保费, 同比基数较低影响;其中,征缴收入(含生育险)17778.07亿元。2021年职工医保(含生育险)支出 14746.73亿元(+14.6%),主要由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就诊人次恢复。
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收入9724.48亿元(+6.7%);支出9296.37亿元(+13.9%),主要受就医恢复和 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支出影响。
2022年1-3月全国医保基金累计收入同比增长9.8%,累计支出同比降低9.0%
2022年1-3月,全国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收入8313.73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职工医保(含生育保 险)4916.92亿元,居民医保3396.81亿元。累计支出(含生育险)4583.98亿元,同比降低9.0%,其中职工医 保(含生育险)2950.82亿元,居民医保1633.16亿元。
产业收购投资事情增多,大公司加大产业布局
产业投资收购活跃,行业整合加速。创新药行业收购市场表现强劲,投资收购事件增多有望助力行业泡沫出 清。大公司加速产业布局,投资收购快速丰富产品管线。多项重磅收购事件达成。辉瑞收购Biohaven制药公 司,将商业化Nurtec。2022年5月10日,辉瑞和Biohaven制药宣布两家公司已经达成最终协议,辉瑞同意 以总额约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制药公司和其偏头痛药物Nurtec。Nurtec是偏头痛类药物中排名第一的 处方药,此次收购使辉瑞拥有在美国生产这种领先的偏头痛药物的权利。BMS收购TPT,获得核心资产具有 BIC潜力的ROS1/NTRK抑制剂repotrectinib。恒瑞医药与其控股子公司共同出资20.1亿元,设立生物医药私募 投资基金,做深产业布局。
创新药行业进入商业化兑现阶段,商业化能力成为胜负手
中国创新药市场已达千亿规模,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迅速增长。中国市场1949-2008年上市I类新药仅5个; 2009-2018年增至20个。此后仅2018年就有150余个国产I类新药申报临床,20个进口创新药、8个国产创 新药首次递交上市申请,8个国产新药获批上市。
近年来创新药上市后销售额增速加快。根据PDB样本医院统计的销售数据,近年上市的信迪利单抗、替雷利 珠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等,上市后销售额增速高于康柏西普、阿帕替尼、埃克替尼、艾拉莫德以及艾瑞昔布 等5或10年前上市产品的上市后销售额增速。
二、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价格上调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各省加速落地
2021年8月3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目标通过3至5 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到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2022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各省份2022年6月底前印发建立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相关文件,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指导5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 点城市探索价格调整总量确定规则、调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等配套措施。
地方实践——云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1300项整体调增28%
价格改革思路将有升有降,但预计以升为主:2021年5月15日,云南省医保局、云南省卫健委发布《云南省 2021年省级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本次调整项目数共 1300 项,平均调增幅度 28.25%。其 中调增项目 1113 项,平均增幅 36.4%;调减项目 187 项,平均降幅 20.1%。
调增的医疗服务项目主要为综合医疗服务、医技诊疗、手术治疗、物理康复等。本次拟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 服务项目成本均高于拟调整价格,体现技术服务劳务价值的手术、治疗类项目价格与成本偏离较大。
调减的医疗服务项目主要是检查、检验类项目, 包括磁共振平扫、计算机X 线摄影、X线摄影、普通CT 扫描、 伽玛刀治疗(一个靶点)、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等项目。
爱尔眼科:规模业务持续放量,构筑全球最大眼健康集团
爱尔眼科规模业务持续放量。爱尔眼科的门诊总量节节攀升, 从2009年上市的79.74万人次增长为2021年的1019.61万人次, 2009-2021年十二年间上升了11.79倍,CAGR 23.66%;爱尔 眼科手术量节节攀升,从2009年的9.01万人次增长为2021年 的81.73万人次,2009-2021年十二年间上升了8.07倍, CAGR 20.17%。
爱尔眼科业务规模持续放量推动强劲的业绩增长和盈利增加。 自2009年到2021年底,爱尔眼科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从6.06亿 元及0.92亿元分别升至150.00亿元及23.23亿元,增长到上市 初的23.75倍和24.25倍,CAGR分别达30.66%及30.87%。
国际医学:多家院区逐步投入运营,增长空间广阔
陕西大型综合医院集团,收入规模持续放量。2021年公司收入29.21亿元,同比增长 81.78%;归母净利润亏损4.28亿元,同比下降134%,主要由于医院前期固定成本较高 所致。
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高新医院业绩迅速增长。西安高新医院于2002年正式开诊, 2009年获批成为中国第一家社会办医三级甲等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于2019 年9月开诊,作为国内最大单体医院(最大规划床位5037张)。商洛医院新院区1800 张床位已投入运营。国际医学中心医院2021年营收29.21亿元,同比+81.78%。高新 医院2021年收入11.52亿元,同比+44.2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中药——中药鼓励政策落地

中药:估值逐步回归合理位置,政策催化下基本面驱动是核心逻辑
板块估值水平回归合理位置。相较于其他医药板块,中药板块估值长期处于中低位区间,在中药利好政策 密集加码及企业经营改善的背景下,板块迎来估值及业绩双重修复。截止至2022年6月22日,中药板块平 均PE为23X,相较于其他医药板块,板块估值已逐步回归合理位置。
基本面驱动是核心逻辑,业绩兑现为首要考虑因素。在当前市场对于中药板块已经有充分认知的情况下, 业绩兑现已成为首要考虑因素,竞争格局将是企业价值的核心筛选要素。
中医药鼓励政策密集落地,行业振兴持续获添新动能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制定“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 任务和重点措施。《规划》的发展目标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 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同仁堂:业绩稳步增长,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实 现营业收入146.03亿元,同比增长13.86%;归母净 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19.00%。2022Q1实现营业 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6.67%;归母净利润4.00亿 元,同比增长25.61%,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公司不 断深入精细化管理,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管控,毛利 率及净利率显著提升。
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加强精准营销。公司深入贯 彻大品种战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进不饱 和营销。2021年公司前五大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41.16亿元,同比增长15.41%。
四、风格配置——科创板&港股

科创板医药行业:高研发推动景气上行,整体业绩持续向好
板块扩容,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科创板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数 量持续增长,截止2022/6/2合计共有93家公司。从经营业绩 看,在新冠检测、疫苗、创新药等相关板块给带动下, 2019-2021年科创板医药行业整体板块业绩快速增长,同口 径下2021年营收合计1114.46亿元(+63.76%),归母净利润 147.86亿元(同比扭亏)。2022年Q1板块营收379.49亿元 (+47.70%),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15.72%)。
研发投入强劲,科创属性强劲。随着创新药逐步进入商业化 兑现阶段及新冠检测相关产品出口的爆发,板块整体收入增 速较快,导致板块整体研发费用率由2019年的31.75%下降 2022年Q1年的18.51%,但研发绝对金额仍快速增长。强劲的 研发投入将为企业后续长期发展提供持久的增长动能。
港股:流动性边际有所改善,建议关注医药生物板块
港股医药板块从2021年6月开始大幅下调,最高下跌幅度超过66%,主要是由于医药行业面临集采、医保谈判降价等政策 风险,估值大幅下降。
流动性方面,美国加息加速资本外流,流动性大幅下降,目前随着美国加息逐渐落地,影响流动性因素边际有所改善。
估值方面,医药生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点,30家公司面临破发。
南微医学:创新驱动铸内镜诊疗王者,可视化产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南微医学二十二年三阶段稳步发展,从跟随者成长为中国微创介入领域的引领者。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19.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长46.77%。国内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48%;海外收入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3%。22年Q1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 长12.5%,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35.1%,主要由于疫情影响择期手术开展及研发等费用投入加大所致。随着国内疫情日 趋好转,公司经营有望持续回暖。
五、消费医药——疫情后消费复苏

消费医药:二季度终端销售暂受疫情影响,需求边际复苏,长期趋势向好
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前景良好。消费医药泛指具有一定医疗属性(如消费场景在医院),能为消费者带来医学上的改变,但 主要由个人支付(较少依赖于医保),且兼具品牌效应的产品或者服务,涵盖了医美、齿科、眼科、妇产、皮肤、消费中药 等领域,具有单次消费价格高、复购频率高等特点。消费医疗对应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和审美需求,在消费升级和大健康 趋势的推动下,消费医药的市场空间仍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季度终端销售受疫情影响,预计二季度末开始逐渐恢复。从销售端来说,4-5月区域疫情导致部分终端关闭,患者无法正常 就诊;此外,部分地区物流暂时中断,发货也受到一定影响。6月份开始,随着多地疫情影响逐渐消退,终端消费的恢复呈现 出较为明显的边际改善。从长期看,消费医药整体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不变,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眼科:接触镜引领消费升级,角膜塑形镜市场空间广阔
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国家加大近视防控力度。根据国家卫健委 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 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
角膜塑形镜销售在疫情下仍实现快速增长。角膜塑形镜头部企业展 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2021年爱博医疗2021年角膜塑形镜产品销 量达21.52万片(+110.64%);欧普康视角膜塑形镜产销量63.45 万片(+35.53% )。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17 14:47 , Processed in 0.1103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