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1

泱泱华夏之文明,集灿烂于文学

[复制链接]

4

主题

11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1-12 0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千古佳句,其背后深刻的道理彰显出社会的变迁与思想观念的转化。不论是辞赋还是诗词,不论是戏曲还是小说,它们在历史长河中都熠熠闪光,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经历了数个星期的学习,我初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这门课主要任务是学习从先秦起,历经两汉、唐宋,到明清的文学发展与变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史。研究文学史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南。唯物史观,就是指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历史事件的发展。它本身探究的是基于客观条件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前提、限制和最终走向。但在更多时候,它的研究对象更多是社会制度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变迁。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体——两汉的辞赋,隋唐的诗歌,宋朝的词文,明清的小说……独特的文体反映出独特的社会风貌。就如李白的《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礴,反映出盛唐时期的繁华盛世。再如杜甫的《叹庭前甘菊花》中写到,“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让人感受到晚唐的衰败与颓丧。又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所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我们感受到宋朝的飘零与落寞。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不仅需要结合历史,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美学,文学便不会有今日的灿烂与辉煌。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到,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而这种形象是孤立自主的,和实际人生有一种距离,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聚精会神,达到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才建筑美的形象。文学的美,不仅在于好的文笔,好的修饰,更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在于对情感的刻画。有句俗话,“绣花枕头一包草”,就好像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空有美的文笔虽引人注目,但有内涵、有深度、有哲理的文字更能传诵千古,成为经典。
文化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文学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世间变迁,中国古代文学永远是那颗璀璨的明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2 00: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句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22汉师四班陈梓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9 08:59 , Processed in 0.0887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