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网络暴力的法律后果——住手吧!键盘侠,你们可能犯法了 ...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3-1-19 04: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引言
网络暴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在网上不断地出现,互联网也让语言暴力的成本越来越低,然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各种各样的网络暴力,不但让我们见识到了人性的“恶”,给当事人也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和心理压力。“网络喷子”们可能觉得在网上发布的一段话并没有什么,但是网络暴力也恰恰由此开始。网络暴力究竟违不违法,本篇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02 “网络暴力”是什么?
网络暴力,虽然在法律上没有对这种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在网上经常出现的语言攻击、造谣、诽谤、污蔑、辱骂等行为,都可以归纳为网络暴力行为。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也不仅仅限于文字、视频、语音、动图等形式。
为有效防范和解决网络暴力问题,中央网信办也部署开展了“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了专项的打击。
03 “网络暴力”触犯了哪些法律
2013年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规定: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
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⒋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最后,还是要告诉大家。上网很简单,发个抖音、微博也不难。难的是能够坚守本心,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了解更多与法律有关的小知识,学习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法律小常识,请大家关注公众号:隔壁大法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7 00:29 , Processed in 0.0801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