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延伸阅读4 情感体验与自闭症的关系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12 0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治疗效果差,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会生存。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20年3月26日发布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最新统计数据为1:54,接近2%。
患儿对最亲近的母亲缺乏依恋,对我们的呼唤及各种行为均不做出应答,他们缺乏快乐、愤怒、恐惧的情绪表现,我们所有的付出仿佛都与他无关,我们无法理解他们行为,也无法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常常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理解也很难学会和遵循一般的社会规则。所以,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是“星星的孩子”。
今年的4月2号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5个自闭症儿童关爱日,现在,自闭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但是,自闭症目前仍然是一个病因不明,缺乏行之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借助自闭症儿童关爱日,我想谈谈对自闭症病因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哈利·哈洛用恒河猴做的一个著名的隔离实验:把刚出生的小猴子关闭在没有任何动物,也不与人类接触的环境。在这样的场景中,哈利·哈洛把猴子分别隔离3个月、6个月、10个月,然后把它们重新放置到猴群中,结果,隔离3个月的小猴子很快就融入到猴群,和小猴子打成一片;隔离6个月的小猴子就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和其它的猴子在一起玩耍;隔离了10个月的猴子会是什么样?它们常常呆呆地坐着,两眼直视,在生人接近时,不会像野猴子那样对生人作出恐吓或攻击行为,而只是自己打自己,甚至撕咬自己。如果把它放入猴群,它不会和其它猴子交流,视其它猴子如无生命之物,随意踩踏和骑坐,从其它小猴子手中拿过来食物就吃,并不防范食物被小猴子重新抢回。缺乏在受到攻击时的保护能力,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很快就会因为受到其它猴子的攻击而死亡。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隔离10个月的小猴子,它的表现与人类自闭症的表现如出一辙,非常接近,可以说哈利·哈洛无意之间为我们制造了自闭症的动物实验模型。隔离不同时间放入猴群的表现,说明猴子隔离时间与适应猴群生存有一个关键期,6个月以内尚可自行恢复,超过10个月就不可能自行恢复。在人类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现象,两岁以前发现干预治疗效果比较好,超过两()治疗效果就很差,对于自闭症治疗来说24个月是关键期。猴子因隔离形成的“自闭症”现象与人类自然发育形成的自闭症患者,两者都同样存在一个关键期。
关键期是某项功能发育发展的关键节点,猴子的“自闭症”与人类的自闭症肯定是某种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展造成的,通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我们笃定,自闭症是由遗传原因造成情感体验功能障碍导致的结果,其中个别儿童会出现某些特殊体验能力增强情况。


我以前主要是做意识、心理研究的,发现生物的意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进化的。进化中,人类的意识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就高级生物和我们人类来说,意识是由三种觉知功能组成,从低级到高级它们分别是:感觉、情感、知觉。
在人类的发育过程中,意识的发育发展也是一个重演过程(生物重演率)。感觉意识是生理功能,在胎儿出生时,各种感觉能力就基本发育完善;情感是胎儿出生后最早发育的意识功能,这一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就通过观察有过结论(如图);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真正的思维,也就是知觉意识是在三岁以后才得到发展。在三种意识发展过程中,情感是人类出生以后最早发育的意识能力,其发育发展时间与自闭症发病的时间完全吻合。猴子有思维认知能力,也具有三种意识结构,它的生长发育期短,情感发育的关键期也短,从实验的结果看是10个月间。人类的生长发育期长,从观察的结果看,情感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是24个月。
准确的说,布里奇斯观察的不是情感,而是情绪、表情,但情感体验与情绪表达具有先天的一致性,情感交流是生物最初的交流基础,我们现在也经常使用,特别是在语言不通的人群中。自闭症儿童缺乏快乐、愤怒、恐惧的情绪表现,可以肯定,他们同样缺乏内在的情感体验。对人不关注,无兴趣,是因为他们没有交流的动力和需求,情感体验、交流同样也影响着智力发展。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包括一些对音乐、绘画及数字的特殊能力,说明其情感发育出现明显的偏差、不平衡。
笔者对情绪情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研究,认为情感是尺度,是先天的体验功能与后天环境刺激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情感是意识,具有动力作用,通讯与交流作用。自闭症儿童缺乏表情和反抗动力;意识发育发展的重演与布里奇斯观察的结果,以及与自闭症关键期的高度重合;恒河猴隔离与自闭症症状相同,预示着病因同源,是同一种功能的发育缺陷,情感的功能作用与自闭症在表情方面的表现具有因果关系,而且自闭症与遗传的关系也基本上得到证实。这些证据都集中指向情感。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自闭症是患儿情感体验能力低下和不平衡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情感意识遗传缺陷性疾病。在治疗上也应该以激活、重建情感条件反射为主要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9 00:32 , Processed in 0.0958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