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新冠前沿:熊去氧胆酸或可为新冠病毒“关门”,相关制药企业 ...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19 04: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之前的德尔塔等变异株,它们感染人体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那就是利用它们携带的“钥匙”打开细胞的“门锁”,进而实现感染和传播。这个“钥匙”就是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而“门锁”便是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随着病毒的变异,“钥匙”越来越适配“门锁”,以至于传播力不断增强。



如果可以让ACE2减少,或者将其封闭,阻隔病毒刺突蛋白和ACE2的结合,那么不管病毒如何演变,也无法“开锁”进入细胞。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美妙的想法似乎就要实现了!
12月5日,《Nature》重磅刊登了一篇论文,研究团队在文中称它们发现了封闭ACE2的药物,而这个药物竟是平平无奇的老药——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化学名称为3a,7β- 二羟基-5β- 胆甾烷-24-酸,为有机化合物,无臭,味苦。医学上用于增加胆汁酸分泌,并使胆汁成分改变,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脂,有利于胆结石中的胆固醇逐渐溶解。熊去氧胆酸最初是从熊体内提取获得,如今已经可以人工生产。它被广泛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具有利胆功能。


研究团队曾意外发现,胆汁酸能使ACE2的表达升高,其原理是胆汁酸激活FXR通路,FXR结合到ACE2基因启动子部位,驱动ACE2的转录。FXR广泛分布在气道和肠道,而这也正是新冠病毒易于感染的部位。接下来,研究人员用胆汁酸刺激气道和肠道类器官,FXR和ACE2含量果然升高;用熊去氧胆酸处理则使FXR和ACE2含量下降。同时他们还发现,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熊去氧胆酸都可以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率。


这些基础实验结果让研究人员信心倍增。于是,他们进一步利用人体器官进行研究。由于伦理限制不能直接在人体进行实验,实验人员选择了两个未用于器官移植的健康人供肺,一个用熊去氧胆酸灌注,另一个作为对照。与设想一样,熊去氧胆酸处理后,肺组织的ACE2含量明显降低。在灌注熊去氧胆酸后再用新冠病毒感染肺组织,结果显示,熊去氧胆酸极大地降低了肺组织的感染程度。



至此,实验团队申请进一步在人体进行研究。他们招募了8名健康志愿者,让他们使用常规治疗剂量的熊去氧胆酸,连续使用5天,然后再用棉棒擦拭获取受试者的鼻腔粘膜上皮细胞用于检测。果不其然,熊去氧胆酸治疗之后,受试者的鼻腔粘膜上皮细胞ACE2含量明显下降。另外,他们还收集了临床患者的血清蛋白信息,这些患者中的一部分使用过熊去氧胆酸。相关分析提示,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的患者,其血清ACE2水平更低,这与之前的实验结论吻合。


为进一步验证熊去氧胆酸是否可以抵御新冠病毒感染,研究人员分析了相关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在感染了新冠的患者当中,使用熊去氧胆酸的群体预后更好,住院时间更短,重症率和死亡率更低。那么,熊去氧胆酸是否可以和疫苗协同发挥作用呢?他们发现,已接种疫苗的人群里,使用熊去氧胆酸的群体出现中、重度病情的比例明显更低。尽管还没有临床试验确证熊去氧胆酸治疗新冠的效果,但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熊去氧胆酸购买途径广泛,价格低廉,副作用较少,相较于所谓的新冠特效药,更适合普通民众使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仍然只是一项基础研究,熊去氧胆酸究竟临床效果如何还需要更多关注。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病毒是否会开辟ACE2以外的途径感染人体也不可知,一切都还需要谨慎对待、密切监测。
新华制药、宣泰医药、千红制药等企业相继发布公告,关于熊去氧胆酸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尚未进行验证性临床试验,能否用于新冠病毒预防及感染的治疗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7-13 08:05 , Processed in 0.0924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