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1

医药崩了,美国也要“国产替代”?

[复制链接]

4

主题

10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2-11-4 1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果然,假期三天还是不太平的,这次是生物医药“如临大敌”了。
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法案,主要是推动美国的生物制造能力、扩大生物产品的倡议。同时加快美国生物制造的进步,争取市场机会,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这一法案的核心观点主要是鼓励更多的产业回流到美国本土,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法案原文虽然没有明确涉及到国内企业,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尽是对国内CXO和原料药的针对。消息一出,就引发国内CXO公司纷纷大跌,药明康德、凯莱英跌停,康龙化成、药石科技、泰格医药等等跌幅都超过5%,港股药明生物甚至一度跌超20%。



关联逻辑
美国在生物技术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特别是在药品研发上,在世界格局中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由于美国在研发领域的费用成本过高,美企为了节约成本只能将研发、试验、临床等各方面前端业务外包给我国的企业来做。
这几年,也是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的趋势红利,我国无论是临床CRO还是后端的CDMO业务,都迎来了一段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所以这一道行政法案下来之后,很有可能对国内CXO公司带来一定的订单冲击,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利空,同时也将面临着比较大的考验。

短期影响几何?
为什么这项法案会另中国CXO公司集体跌停?我们可以从各公司财报去发现一些端倪。2022年一季度,国内CXO公司在业绩上表现亮眼的,大多数依赖于境外收入。尤其是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这些头部企业,他们收入占比中有50%都来自于境外。
根据数据显示,行业龙头药明康德上半年的收入结构,中国客户收入占比仅有17.94%,而美国客户收入占比达到了67.07%。
就是因为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美国客户,所以拜登的这个法案对我国CXO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美国的人力成本、原料成本都很高,若是自己打造供应链其实是需要很漫长的过程的,短期内对我国的影响其实是不大的。另外,像药明康德这样的大企业也一定会未雨绸缪的,他们正通过增加海外产能(新加坡)的方式来规避行业内风险。


说回我们的相关生物制造产业、CXO赛道,之所以能够在过去这些年里有这么高速的发展,得益于我们有着全球最完备最优质的生物制造产业链,也就是我们的江浙沪地区。这法案和芯片法案不同,芯片毕竟第一产业链不在我们国内,然后从技术角度出发,我们还是相对落后的。所以生物医药法案的签署,对我们的影响真的也大不到哪去,老美总不可能把我们整个产业链都搬到美国去吧!
犹如惊弓之鸟的CXO赛道,已经连续跌了14个月了,这次借势继续下探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个板块一直都是机构重仓领域。
老美其实也不一定能真的落地这个法案,你自己出技术,我们出人力资源和生物制造,这个组合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你要打破这个经济学规律,那不是跟钱过不去吗?关键原因还有一点,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很重要,我国马上要大会了,美国马上要中期选举了,老头子一边宣扬自己的立场,一边恶心一下竞争对手,这不就是美国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吗!
生物制药领域相较于芯片领域来说,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是美国生物产业链想要全部实现国产替代的话,将要面临着原材料、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美国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2021年的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如果按照法案回流到美国本土,就不得不带来成本上升的情况,那么在面对中国药企上,就会失去竞争力,对美国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政府主要是出于对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的角度去考虑,在本地建立部分生物制造基地,这也并不能证明生物制药产业链能彻底逆全球化。因为自建产能,周期都是很长的,没有个3-5年下不来,所以这一命令的签署,更多带来的是负面情绪的冲击。

各公司纷纷回应:“即时影响几乎是零”
对于整个行业大跌、股价大跌,各公司也纷纷给出回应,国内最大的CXO企业药明康德称,公司业务和运营一切正常,并未受到相关影响,公司内部人员也声称:这件事对我们业务本身并没有影响,这两块是平行世界,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性。
康龙化成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业务没有受到相关消息影响,有信心满足客户对新药研发的需求;凯莱英证券事业部人员认为,对股价的影响主要是市场对潜在风险的担忧;泰格医药也回应称,暂时没有看出这则法案对公司有什么潜在影响。长期影响还需边走边看。
总的来说CXO行业是比较安全的一条线,能在各种不稳定因素中活下来,因为在市场中就必须有新药的研制,来面对不同的医学难题。
我国的生物医药市场也不会轻易被一个行政令所控制住,像药明康德、凯莱英这样的大企业,他们的海外订单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美国先要把自己的市场条件打造好,还要把工资、环保、成本都降低来,这谈何容易啊,目前打嘴炮的事,谁不能说呢?整个市场是流动的,人人都是为了自己企业利益生存的,当然是哪家性价比高就会上哪买,是美国想拦就能拦得住的吗?只要中国的市场不关,那市场的需求就停不下来,谁都难以阻拦。

但从中长期来看,它真正的影响在哪呢?
重点领域还是关于生物合成,涉及到对国内CDMO企业的影响,主要是美国未来会自主建设部分生物医药生产基地。这一块其实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国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最后也许会因为成本这些问题,美国很难在本土进行大规模的落地,对动物实验、CGT(细胞与基因治疗)这些细分领域上几乎更是没有影响,因为这些企业的目标市场是在中国,和国外市场关联并不大。
那么未来中美两国在生物制造上的竞争,其实才刚刚开始。如果这个法案真正落地的话,其实影响还是在长期。
但是投资者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要是真对我们的生物制造产生很大影响的话,就像芯片一样,我们国家肯定也会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相关的领域有更明显的政策扶持或支持力度出来,此次法案也让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在未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说是风险,亦是机遇。

长期主义的价值体现
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悟,在投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黑天鹅事件,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逃避,而是坦然接受,因为这是在投资生涯中,这是很难避免得了的。
只要不单一持股,每个股仓位不要太重,注重安全边际原则,分批建仓,加大买入的价格间距。 往期文章也有一直强调组合投资,均衡配置,目的就是为了分散风险,提高确定性,注重全局,从关注每只个股的涨跌转移到整体仓位配置上来。
组合中既有进攻型品种又有防御性品种,在进攻和防御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组合既有进攻属性,又能有效的控制市值回撤,任凭大盘如何波动都能保持稳步向前。
无论多优秀的公司都会有出状况的时候,就和我们的人生一样,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思想和心态。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只要标的公司不是自己经营状况出现问题,一些外界的干扰其实不能把它看成是利空,而是一种挑战。
最后提醒各位投资者,在急跌的过程中,不轻易做接盘侠,静观其变,等情绪宣泄完毕之后再冷静思考下一步操作。整个板块已经跌了一年多,行业的平均估值在35倍左右。和同类的医药行业个股相比,板块的估值目前处于合理区间。
所以我认为这次国内CXO企业更多还是受到情绪面的影响较大,实质性影响暂时是没有的。未来随着CXO企业业绩出炉,这些情绪性的影响都会逐渐消除。
整体来看,CXO行业还是具备较强投资性价比的,大家无需过度恐慌,越是风险来临,越要看清形势,是恐惧还是贪婪,后者的诱惑力显然更大。

往期推荐

价值投资|医药板块的布局和机会
2022-07-05
凯莱英:周期中蕴藏的机遇(一)
2022-0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5-5-16 0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撸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7-14 03:16 , Processed in 0.0845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