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献礼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 出彩上药•创新篇

[复制链接]

4

主题

9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2-11-25 1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首语:上药的又一个五年,是激情的、勇敢的、温暖的。多少严峻紧迫的考验,上药人拼过来了;多少迫在眉睫的重任,上药人扛过来了。这五年,上海医药昂首挺进世界500强,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研发团队收获惊喜连连、生产线新添“智慧大脑”、商业领域不断开疆拓土、抗疫保供无畏冲锋在前。从0到1的创举鼓舞人心,节节攀升的成绩提振信心,并肩作战的画面感人至深。
“创新”为引、“突破”为力,“升级”为强、“责任”为坚。上海医药以饱满热情、昂扬斗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将以奋斗之姿踏上新征程,赴未来“希望之约”。
2022年8月初,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左敏带队赴港先后考察了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医药科研进展情况,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他坦言,此次来港就是为了“创新”二字,希望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孵化上寻求更多的对话与合作。



▲左敏在创新发展峰会上作报告

对已有百年历史、营收超2000余亿的上海医药来说,“创新”是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高频词,置于上海医药四大发展战略首位,更是企业一直践行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顺应时代趋势的创新发展上,上海医药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打法,并沿各个维度不断打磨、优化。
01
全力加速研发,根植发展新赛道
创新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医药把创新根植发展始终。
医药创新有一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十年时间、十亿美元,才有可能做出一个创新药。创新药研发投入成本和时间成本巨大,成功率却只有10%。
即便“九死一生”,也要闯出一条新路。从五年来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医药在研发创新上的坚定决心:研发投入从8亿元到25亿元,增长了3倍多;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从5.5%增至9.9%,增长近2倍,累计研发创新投入达 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 30%;在研新药管线从9个到50个,增长了5倍多……上海医药以扎实的行动推动创新之轮快速运转,蓄积起强大动能。
2019年,上海医药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国际领先药企”的战略目标,并发布创新发展战略与行动纲要,着力用创新激活上海医药的新基因。
对于创新的形式,上实集团总裁、上海医药董事长周军认为,“或自主研发,或寻求内外合作,创新的模式可以不拘一格。”上海医药一直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生态体系。



▲上海医药与香港科技园

首先是“筑巢”,上海医药作为A+H 股上市公司,既有高效规范的治理机制,也有国际化的视野格局和运作逻辑。作为国有企业,在尊重科学规律和商业规律的同时,对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能贯彻得更为深入彻底。作为全国仅有的医药商业、工业都处于第一梯队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化药、中药、生物药品类齐全,分销、零售、互联网布局全面。
其次是“引凤”,上海医药与康希诺生物共同投资约15亿元,仅用半年时间就在上海宝山从无到有建成新冠疫苗超级工厂;与国内外十余家优秀创新药企开展新药管线产品合作;与众多一流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产学研”平台;与顶尖科研人员共同新设数家混合所有制法人主体;内部孵化罕见病平台——上药睿尔,创立不到两年就拥有了15项在研项目;建设打造国内生物医药板块布局最齐全、技术领先的孵化转化基地和产业化平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创新,不能只是单打独斗唱独角戏,而应跨越高墙、借势借力、形成体系,给予创新发展最肥沃的土壤。而这正是上海医药作为平台型公司的强项。目前,公司已形成从研发、中试、临床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孵化平台,全球研发中心也已见雏形。在正推进的50项新药管线中,创新药管线多达42项,聚焦肿瘤、免疫、抗感染等细分领域,其中,抗肿瘤新药I022、I036、B013、横跨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溃疡性结肠炎三大适应症的I001及脑卒中新药I037等多个极具潜力的重磅项目都接连取得重要进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新药管线都将陆续开花结果,为上海医药开启第二增长引擎。



▲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示意图

02
聚焦“三驾马车”,激活“一池春水”
作为一家政企分开改制而来的地方性国企,上海医药容易被贴上一些固有的标签。深耕医药制造和研发的主业主责,上海医药清醒地认识到:“国企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应通过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这“三驾马车”,发挥国企引领作用,激发创新活力。
回顾上海医药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与时俱进的党建工作、不断优化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与创新机制、不断深化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是“改革”与“创新”在经营策略上的具象化体现,为上海医药的成长种下了良好基因。
上海医药坚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汇聚“两股劲”共拧“一条绳”,进一步引入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大力提升创新能级、积极打造创新文化,建立权责对等、运转高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在深化改革创新的理念推动下,上海医药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与市场化运作高效融合的运营管理体系。为更好地提升创新成效,牵头组建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响应国家战略,集聚“名校”“名企”“名院”优势资源,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的创新中心,助推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始创新。



▲上药与交大创新合作交流会

“人才发展激发创新动力”,是上海医药一直以来所秉承的理念。上实集团副董事长,上海医药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葛大维认为,要持续扩大创新人才队伍,提升质量、完善结构,做好领军人才、科技人员和技术能手三支队伍的选拔,切实盘活人才资源、加大创新激励。上海医药积极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对领军人才、高端研发创新人才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持续推进选人、用人、育人和考核激励机制改革,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用好激励,才能释放活力。近年来,上海医药从多个方面持续优化激励机制。2020年上海医药落地研发薪酬体系优化和中长期激励方案,按照研发项目的上市时间点、项目质量、里程碑目标等进行考核,给予研发人员项目跟投、科研成果转化收益提成等多种激励方式,实现价值增值的利益共享。此外,作为上海医药实施“双百行动”的重要举措,上海医药于2019年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向210名核心人员授予2560万份股票期权,实现股权激励从0到1的突破。
03
加大创新落地,追求有价值的改变
“创新”这个宏大的命题在企业落地,则会要求更加具体,上海医药着力通过创新创造价值,寻求对环境、对人真正有价值的改变。
在医药商业领域,上海医药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最大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基于如此庞大的组织架构及分销体系,对内提升体系能力、对外持续推进服务创新一直是上海医药关注的焦点。流通领域建立独具特色的SPD管理模式,完善院内供应流程再造,整合SPD专业服务团队、信息系统、智能设备等各项资源,达到总体执行效率的最优化。目前,SPD项目覆盖全国300多家医院,拥有超千名自有专业药师,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力量。



▲上药控股正式启动临港新片区医药大健康国际产业园区项目

在创新业务领域,公司孵化的两家“互联网+”平台上药云健康与镁信健康,在创新医疗支付、探索药事服务上不断取得新突破。2022年8月18日,上药云健康旗下国内首家“益药·综合旗舰体”在徐汇区盛大开业,这家2000平方米的综合旗舰体通过多业态经营模式,全方位提升患者对新特药、普慢药的可及性,助力国内外领先药企的创新药直达中国患者,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用药需求。
在全力推进创新药研发的同时,上海医药以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平台,以技术平台建设带动制剂创新,建立强技术基础上的速度与成本竞争优势,侧重于开发高端制剂仿制药,立足难仿、抢仿、复杂剂型等改良型新药,并加速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累计过评产品40个品种56个品规。
在中药领域,上海医药尤其注重传承创新。公司拥有雷允上、胡庆余堂、中华等一批老字号企业,旗下雷氏、神象、鼎炉、龙虎、国风、青春宝等一批知名品牌广受市场信赖。这几年,上海医药以中药研究所为核心平台,与国内院士、专家团队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聚焦经典名方开发和大品种二次开发持续发力,发挥优势、加快布局,深化合作、着力创新,加大中药创新产品开发和经典中成药产品的研发升级和产业化运作,让中药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



▲光华-雷允上中药制剂研发转化中心举行启动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4-19 12:06 , Processed in 0.0877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