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答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1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6

主题

8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2-9-22 16: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并非专业写手,不想润色自己的文字,只是单纯的想写我读书时的一些收获,请勿喷~
9.14日金句摘抄
晌午的骄阳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十艘轻舟在和风的吹拂中漂行
为你,千千万万遍
9.14读书笔记
第一章以倒叙的形式作者展开文笔,从拉辛汗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让作者回忆起爸爸,回忆起阿里,回忆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喀布尔,也回忆起改变自己一生的那个冬天,让人有一种解开一缸陈年老酒的酒封,虽然是一条小小的缝,但醇厚的酒香已经悠悠的进入到你的鼻腔里。
今天主要看了书评,前言和第一章,心中有了大概的对本书的一个定位,希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收获。
9.15金句摘抄:
那条通向两扇锻铁大门的红砖车道两旁植满白杨。车道延伸进敞开的双扉
何以他总是只有大人的时间?
而这种失去她的宿命,在多数阿富汗人看来,简直比死了老娘还要糟糕:她跟着一群江湖艺人跑了。
我们跟他素不相识。他又矮又胖,头发剃得很短,脸上还有黑乎乎的胡茬。他脸带淫亵,朝我们咧嘴而笑
他只能在眼神中透露自己
菜色的皮肤包着骨头,夹着一层薄如纸的肌肉
”提到什叶派这个词的时候,他皱了皱鼻子,仿佛那是某种疾病。
这些欺辱对他来说毫不见效
9.15阅读心得
第二章已经拜读完毕,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是如此的生动形象,那些个形象在我的脑海中仿佛活了起来,有小儿麻痹,且不会微笑的阿里,有粗略恶俗的大兵,威严却有能力的父亲,以及轻佻放荡的哈桑的母亲莎娜芭,这些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活了过来,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了作者的小时后,和他一起经历着他所经历的。
文中看似只是从一个孩童的角度去叙述问题,但也让我们对阿富汗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宗教信仰,内部矛盾等。
9.16金句摘抄:
父亲随心所欲地打造他身边的世界
你若爱他,也必定会怕他,甚或对他有些恨意
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爸爸说,“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
他的儿子非但不喜欢玩足球,连当观众也心不在焉
缺了卑劣的性格
你只消让他找到自己的路
9.16阅读心得
今天读完了第三章,从第三章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向着自己想象中去成长,但是忽略了个体的差异,通过作者描述,爸爸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且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那个年代或许看起来有那么些格格不入,但放到现在来看,却是非常正向的价值观,对于喝酒是否会遭受到审判这件事情上,我对于父亲的观点是爆赞的,对于一位父亲想让孩子更加健壮成长的心也是深能理解的,父亲热爱生活,享受运动,阿富汗没有电视,那就飞到别的国家去看世界杯,为了让儿子也喜欢上足球,给他报名了足球培训,可是没有天分的拉米尔并没有很好的学会踢足球,甚至在父亲已经放弃让他继续踢足球,而想把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观众时都不能全身心投入,有些人天生喜欢踢足球,而有些人天生喜欢读书,拉米尔喜欢读书,父亲喜欢运动,拉米尔也曾想更亲近父亲而试图让自己努力喜欢,可是强扭的瓜不甜。最终拉米尔听到了父亲与拉辛汗的对话,在那个年龄段里听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不知道在那么小的年龄会不会理解父亲言语中的意思,但显然通过作者文笔上的描述,目前,我是十分喜欢阿米尔的父亲这个角色的。
第四章
金句摘抄:
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我们拔掉蜜蜂的尖刺,在那可怜的东西身上系根绳子,每当它想展翅飞走,就把它拉回来,这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快乐
爸爸点点头,那丝微笑表明他对此并无多大兴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而一秒与一秒之间,似乎隔着永恒。空气变得沉闷,潮湿,甚至凝固,我呼吸艰难
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我对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流出我的身体
通过作者的叙述,阿富汗已经从君主立宪制改为共和制,一个孩子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阐述的历史,作为民众并不能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政局的改变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9.20今天算是读到作者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知道秘密的我和他一样不算轻松,我在想如果换做是我,会不会和他一样为了自己的懦弱让可怜的哈桑一个人去承担所有,那些少年时的虚荣心,那些明明是一乳同胞长大的兄弟,为什么因为宗教,因为政治得不到平等的对待,这种罪恶感让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有种脖子被卡住的窒息感
父亲的嚎啕大哭也无疑是让作者的罪孽感更深一步,我相信父亲是了解一切的,拉辛汗是了解一切的,人最怕的是活在内疚,自责中
9.21日
其实昨天下午我已经全篇读完了,结局是我想看到的结局,我想也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结局,看到哈桑的儿子自杀的那一段,我的心跟着也碎了,是的,他太累太累了,累到没有办法去相信任何人,累到对这个社会不抱有一丝的希望,累到对自己按了关闭键,得有多心死才能去走那么一条路,我也很庆幸的看到阿米尔最终为了赎罪救出了他的侄子。
拉辛汗貌似不是主角,却自始至终像一位上帝视角的观众,洞悉着这一切。也是他将心怀罪孽的阿米尔拉上了岸,让他能坦然面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至于父亲,做了很多人认为罪恶的事情,但是死后,却又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思,或许他对哈森从一开始就在赎罪,不但是哈森,他对所有人都充满了善意,往往做好事会让人的心不在那么的痛苦。
阿米尔受伤了,嘴巴被撕开了,又缝合了,和天生兔唇的哈森的命运就这样相像的重合了,仿佛上帝让阿米尔把哈森的命运让阿米尔也经历一次一样,眉骨也受伤了,又和书中唯一的反派阿塞夫的命运重合了,又或者是上帝惩罚阿米尔和阿塞夫一样,但又念其他没有真正的像阿塞夫一样而网开一面。
哈森在少年时拿着弹弓威胁阿塞夫,让他们放过阿米尔,但留下了阿塞夫的眼睛,而哈森的儿子在看到阿米尔被阿塞夫死死的钳住时,做了同样的举动,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种骨子里躺着的血缘,为了守护自己在乎人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也正是因为此举,哈森的儿子保护了阿米尔,阿塞夫最终也失去了一只眼睛。
心死后的索拉博犹如丢掉了魂魄,他对这个时间再也没有一丝丝的留念,他所相信的伯伯想把他再次送回孤儿院,爱他的哈森和妈妈也死在在塔利班的统治下,关心爱护他的拉辛汗爷爷也同样不在了,这么小的身体却遭受了这么重的摧残,他的累我是深深的理解的,他就像一束光,照耀着所有人,但唯独照耀不到自己。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阿富汗曾经也是一片非常美丽的国度,那里曾经也没有硝烟,那里的人们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里还是君主立宪制,后来遭受到了俄国人的侵略,让这个美丽的国家遭受到了残酷的战火,俄国人走后又是内部的塔利班,这里的孩子变得一出生就经历战争,经历杀戮,他们出生了,但是没有童年。
愿世间再无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5-4-23 16: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坑编辑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一问答网

GMT+8, 2025-7-18 16:07 , Processed in 0.0918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