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营压力大,药品整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
我国制药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受环境和资源约束的影响,我国对对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当然,这也对促进原料药生产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改善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二,随着近年来政府一系列药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药品整体的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医药企业在监管、市场等各方面较以前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随着中国医疗医药市场需求的增速加快和基本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卫生开支面临迅速增长的压力,控费成为医药行业政策的长期主题,相关政策也对药企带来盈利压力。 ② 医药企业到了加速创新转型的时点。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学药制剂生产国。但是,我国医药产业起步晚、基础弱,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成熟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化学制药行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化药创新药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周期长的特点。化学药品的生产需要符合严格的技术标准,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的要求较高。
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低技术附加值的低水平仿制为主,研发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经历了前期医保扩容的粗放式增长后,现在医保红利效应已逐渐消失,具有优秀研发能力的药企会因控费、降价以及愈演愈烈的竞争压力逐步踏入仿创或创新的领域,从而进入创新药快速发展时代。 ③ 基于大数据的医药模式发展迅速。
大数据时代,医药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获取临床或其他终端医疗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医药企业能够进行成本控制、合理排产、精准营销,为企业到终端缩短路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4、医药行业信息化现状